5月7日下午,中南大学2025年度名师名家学术论坛在中铝科技大楼B214会议室隆重举行。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院长常洪龙教授应学院吴旺青、蒋炳炎教授的邀请,主讲了题为“当微纳科技遇上生物医学-西工大机电学院医工结合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
常洪龙教授作学术报告
本次论坛活动由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系主任吴旺青教授主持,中南大学聚合物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主任蒋炳炎教授、副主任周明勇副教授出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系翁灿教授、乔明讲师以及80余名研究生、本科生参加。
与会人员积极参加讨论
常洪龙教授主要从事空天微纳系统设计制造研究。本次报告,他向参会人员分享了其课题组围绕国家航天员免疫系统健康监测、空间站水质监测、糖尿病早期诊断、病毒快速检测、眼底疾病诊断等重大需求,先后开展了全自动流式细胞仪、芯片式液相色谱仪、手持式PCR核酸检测仪、红外光谱检测仪、多光谱成像仪等多种生物医学检测设备研制进展,检测尺度实现了大到生物细胞,小到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分子的覆盖。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积极与常洪龙教授进行了互动交流。
中南大学名师名家学术论坛纪念品赠送
本次活动由中南大学人事处“名师名家学术论坛”项目资助,常洪龙教授此次来访还参加了中南大学聚合物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吴旺青教授课题组博士生赵百顺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并与中心团队就微流控芯片领域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后续合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附:常洪龙教授简介
常洪龙,国家级创新团队负责人,现任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院长、空天微纳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等,兼任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传感器分会副理事长,J-MEMS、Sensors & Actuators A Physical、Microsystems Nanoengineering等著名期刊编委。主持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等重大重点类项目十余项:提出并建立了微机械谐振器串并联敏感理论来提高传感器信噪比,将谐振式MEMS传感器的分辨力极限减小2个数量级以上,量程及抗震动干扰能力也得到大幅提高;突破了MEMS泛结构化集成设计方法、高精度低应力硅基芯片微纳制造工艺、柔性聚合物基集成工艺等关键核心技术,对我国核心元器件的自主化设计和制造能力提升作出了贡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国家科技出版基金资助专著1部,在Transducers、IMCC、ICFDM、中日韩工程院圆桌会议、世界微机械峰会等本领域重要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及特邀报告37次,并与团队成员一起连续12年获Transducers、IEEE MEMS、IEEE Sensors等领域旗舰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2020R1)、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2011R2、2019R4)、中国机械工程青年科技成就奖(2017)等。
(一审:吴旺青 二审:蒋炳炎 三审:李玲芝)